科技部长万钢就ldquo人工智能等问

智能网联汽车第一站

3月10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尤其在人工智能和电动车领域给出了更明确的信息。“清新汽车”精心整理,希望您阅读愉快!

五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万钢: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科技创新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大家共同努力,同样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逐渐进入了“三跑并存”,并跑、领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

我们的战略高技术逐步走向了世界的前列,大家所看到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航天、深海、超算、核电这些领域都逐步走向世界的前列。基础研究得到了加强,比如说量子纠缠、外尔费米子、胚胎干细胞包括最近的克隆猴,这些技术研究的成果逐渐地也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悟空、墨子、北斗组网这些科学实验卫星,现在为我们的深空探测、定位导航,还为我们的环境监测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也就是天眼,还有上海光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很好的进展。

第二,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实现了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我这几天挺有眼福的,看了一下《厉害了,我的国》,我感到十分感动。桥、水、陆、港,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中科技创新都起到了作用,重大专项推动着移动通信、大飞机、新药研制、传染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像高铁、新材料、特高压、风光水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我们身边都能够感受到。科技创新也极大改善和提升了民生福祉,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人民健康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我们科技体制的改革向系统纵深发展,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主要是在科技投入结构优化了,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明显了,我们国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逐步完善、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得到了加强,创新政策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第四,科技创新的力量从过去的科技人员为主向社会大众转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性新局面逐步形成。

我们在“双创”热潮中产生的众创空间,有效服务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目前,我们已经有多家众创空间、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多家企业加速器和多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创新服务的一个生态网络、生态环境,服务了近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去年新增的就业就多万。科技外交也为国家的总体外交服务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大家看到我们近年的主场国际外交活动,比如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这些都留下了鲜明的科技创新印记,创新政策对话更加深入,科技伙伴网络不断拓展,合作手段也更加丰富。但是在这些成绩面前,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居安思危,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持续发力,使科技更好地为造福人民、发展经济、保障安全作出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打造“双创”升级版,请问下一步在打造“双创”升级版上,我们有什么具体措施?

万钢:刚才我简单介绍了一下“双创”发展的形势,这些年来我走了很多众创空间,在这个机会当中也结识了很多年轻人。我觉得“双创”它是青年人实现自己梦想的一个绝好的平台。在那里全是年轻人,你就感到生动活泼。

“双创”又是一个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舞台、大平台,现在我们的高校院所,特别是企业领办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它就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一个是长尾理论,延长型技术的发展,另外一个是缝隙理论,在一些人们需要的地方得到了发展。

另外一个角度,它又是一个改革的手段,带动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因为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的成果在青年人的创新空间当中融合了,有很多公共服务就开放了,比如说你需要一些零部件可以由企业提供,你需要一些跨学科的技术,可以由高校提供。特别使我感动的,是我们一些创业有成的企业家,他们都主动地去走向青年创业者,把他们的经验、把他们的经历分享出来。

我刚才还看了政协委员的记者招待会,有一位委员说他们把自己十年寒窗坚持的这种经历讲给青年人听,使他们不怕困难,也使他们更加的了解市场。“双创”同时也提高了创新创业的国际化水平,现在已经有很多离岸创新中心,无论是在硅谷也好,还是在巴黎也好,甚至在其他的国家,也都能看到中国的青年人和外国的青年人来共同创造。

我们还有两岸的孵化基地,我曾经去拜访过一个有台湾青年的创业基地,叫“蚁族”,我去拜访了“蚁王”,也看到了“蚁族”生产的产品,感到非常兴奋。所以众创空间的这种形式现在看起来得到了创新创业者的欢迎,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得到了各类创业主体的欢迎。“双创”升级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上看,我觉得下面要做几件事:第一,创新创业的融通发展更加有效的服务实体经济。这个融通就是按照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大中小融通创新,完善院所、企业与创业者的合作机制。

第二,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为创业者成长提供全流程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再就是强化创新的源头供给,提高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技含量,促进重大项目向社会开放,带动产业发展、社会应用和创新创业。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国外的朋友说你们的新“四大发明”,有共享单车,共享单车怎么是“四大发明”呢?我说单车自来就有,共享是一个创新,共享背后的科技支撑,导航定位有北斗,移动互联有中国宽带,还得有第四代移动通信,你看大数据、云计算后面不就是超级计算技术吗,包括治理乱停车,用电子围栏,这些也都在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中产生的技术。

我所感到高兴的就是,这些国家的重大专项已经到了创业者的身边,他们可以无障碍的获得,技术集成又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家记得我们国家曾经是自行车王国,巨大的自行车产业重新火了,订单满了,质量也提高了。所以这是一个源头供给,源头供给同样是成果转化,我们要把资源进行开放共享,来促进成果转化。

第三,加强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国际创业创新大局当中。

一方面吸收国际上有效的资源,我们的年轻人之间现在越来越少的是语言障碍,越来越多的是思想沟通。集众智、创新业。最后,我们要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来提高服务于创新载体的能力,也就是说,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这样一种创业孵化链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创业资本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我觉得创新创业应该趋向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谢谢大家。

中国有哪些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另外,它会在哪些方面改变老百姓的生活?

万钢:应该说,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已经是我们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个研究内容。这些年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硬件这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领域中都取得了重要成果。自动驾驶汽车在上路,机器人不光在制造业中应用还在分捡包裹,我们的快递业也得到了保障。大家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175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