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国骨科植入细分市场现状及竞争
骨科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最大的子行业之一,而其中骨科植入物又是骨科器械中最重要的门类。主要包括骨接合植入物及关节植入物,如接骨板、接骨螺钉、髓内钉、脊柱内固定植入物、人工关节等。
得益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和医疗需求不断上涨,我国骨科植入市场规模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的亿元,但受集中采购、国产“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近几年骨科植入市场规模增长逐渐放缓。根据《中国医疗器蓝皮书》数据显示,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亿元,比年的亿元增长了37亿元,增长率为16.44%。
骨科植入市场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其他。年在骨科细分市场中,创伤占比33.17%,排名第一;脊柱占比27.87%,排名第二。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显示,在年,脊柱市场规模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16.92%,超越创伤成为骨科植入市场中第一大市场,市场占比29.01%。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脊柱类和关节类耗材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脊柱植入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我国国内企业在原材料、加工技术和工具方面与外企仍有差距,加上国产植物物价格不占优势,所以脊柱植入市场国产化程度较低,比较依赖进口。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年脊柱植入类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公司均为外企,分别是强生(28.97%)、美敦力(23.35%)、威高股份(8.37%)以及史赛克(6.59%)。年国产植入物占比39.11%,虽然市场份额占比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较小。
关节植入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年我国关节植入市场规模为73亿元,同比增长21.6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41%,是骨科植入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未来我国关节植入市场有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节植入市骨科植入市场中制造门槛最高、工艺难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细分市场。由于国内的工艺和原材料的显示,目前我国关节植入物主要依赖进口。年我国进口关节植入物市场份额为73.27%,国产植入物占比仅为26.73%。
创伤市场国产化程度最高
创伤类骨科耗材用于成人及儿童上、下肢、骨盆、髋部、手部及足踝等部位的病理性、创伤性骨折修复或矫形需要等的外科治疗,是骨科植入市场中最常见的细分市场,年我国创伤植入市场规模为75亿元,同比增长13.64%。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显示,年创伤植入物市场中,国产植入物市场份额为67.85%,较年的57%进一步提高,也是骨科植入细分市场中国产化程度最高,国内企业占多数的市场。
年我国创伤植入物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强生(14.9%)、史赛克(8.4%)、大博医疗(5.8%)、威高股份(5.5%)以及美敦力(5.3%),尽管国内企业在整体市场份额上占优势,但从单个企业份额来看,国内企业由于数量较多,优势企业市场份额并不大。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水平的提高,小企业逐渐淘汰,国内企业的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zd/17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