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治疗脂肪肝的经典方剂及分型论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特别提醒:感觉文章不错了,点个   

颜德馨教授曾经是脂肪肝患者。年,颜教授患了急性黄疸型肝炎,谷丙转氨酶高达单位/升,在住院期间,除了服用清热解毒方剂外,还连续使用葡萄糖加胰岛素冲击疗法,结果导致身面虚浮,胁痛绵绵,痰多白沫,精神委顿,体重由65千克迅速增加到82.5千克。经过西医检查,确诊为脂肪肝,后用护肝保肝之法调养了几个月,竟然没有半点功效,症状有增无减。   

《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颜教授见治肝无功,于是转以治脾,自拟,治疗一个月,浮肿先退下去了,痰沫也渐渐消退,吃得也渐渐多了,脸色也红润了,肝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颜老说,他所拟的实际上就是五苓散加苍术。

其原理为:脂肪肝的根源在于土(脾)壅木(肝)萎,而脾土恶湿,水留则湿著,用苍术可燥脾胜湿,土疏则木茂。颜老服用逐湿运脾饮1个月之后,改以苍术研末,每次吞服9克,以巩固疗效,他的脂肪肝后来再也没有犯过。下面是五苓散的处方:

  《伤寒论》   猪苓(去皮)12克,泽泻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桂枝(去皮)8克。   研为散剂,每服6~10克,每日2服;或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关幼波、陈伯咸、何炎燊三位教授对于脂肪肝的研究也颇为深入,临证治疗常药到病除,下面介绍他们的证治验方,供大家学习参考。

1.清肝化滞汤

  

陈伯咸方   

柴胡10克,白芍15克,金钱草10克,浙贝10克,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莱菔子10克,香附10克,丹参15克,黄芪30克,山楂10克,陈皮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服。   

疏利肝胆,悦脾化滞。适用于肝胆郁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症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胀体倦,便秘或便溏,苔腻等。

2.楂曲平胃散

  何炎燊方   苍术15克,厚朴10克,陈皮7克,甘草5克,山楂30克,神曲15克,鸡内金15克,麦芽30克,枳实15克,莱菔子15克,草决明30克,泽泻15克,郁金10克。   水煎服,早晚分服。   健脾燥湿,消积化滞,主治脂肪肝。

3.复方熊胆散

  关幼波方   青黛15克,明矾15克,郁金15克,川黄连10克,熊胆3克。   共研细末,装于一胶囊,每次饭后服1粒,每日2~3次。   疏肝解郁,清热化痰,主治脂肪肝。

4.清利化痰方   关幼波方   茵陈90克,醋柴胡10克,薄荷5克,炒栀子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泽兰15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金钱草30克,六一散(包)10克,白矾(研末冲服)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清利肝胆,活血化痰,主治脂肪肝。

脂肪肝——脂肪肝经验方(陈益昀方)

(组成)紫丹参25g,桃仁15g,红花10g,赤芍12g,川芎12g,莪术12g,枳实15g,郁金15g,苍术15g,泽泻15g,生山楂20g,草决明30g,荷叶30g,大黄(后下)10g。

(用法)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可休息3~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健脾祛湿。用于脂肪肝。

(方解)水蛭破血逐瘀,消散结;苍术、生山楂,泽泻健脾祛湿,消食化积;郁金、枳实疏肝理气;草决明、泽泻降脂化浊;紫丹参、赤芍、川芎、红花、莪术、大黄破瘀以消积块。

(验案)曹某,男,50岁。因胸闷,脘腹胀满,乏力反复发作10个月,加重1个月,于年6月15日初诊。刻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形体肥胖,面色黧黑,头晕目眩,脘腹胀满,右胁隐痛,神疲倦怠,肢体困重,便溏纳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血压/98mmHg,TCH8.2mmol/L,TG4.6mmol/L,肝脏B超提示为中度脂肪肝。证属脾湿痰浊所致。治宜益气健脾化浊法,药用:生黄芪30g,生薏苡仁30g,云茯苓15g,苍术15g,泽泻15g,生山楂20g,石菖蒲15g,紫丹参30g,草决明30g,川芎15g,郁金15g。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在服药期间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心情舒畅,戒酒,做到劳逸结合,按时应用降压药物等。6月28日复诊,头晕目眩、右胁隐痛等症减轻,精神好,纳香,大便正常,上方去生薏苡仁、石菖蒲加何首乌20g,红花10g,继服21剂,服法同上。7月18日再诊,临床症状消失,精神好,饮食增加。按上方共为细末每次10g,日服3次,嘱服30天复诊。8月17日复诊,一切临床症状消失,精神好,饮食正常,复查血脂、B超均正常。

(方源)《慢性肝病中医特色诊疗》

脂肪肝——清肝化滞汤(陈伯咸方)

(组成)醋柴胡10g,杭白芍15g,金钱草10g,浙贝母10g,鸡内金10g,云茯苓10g,小枳实10g,广郁金10g,莱菔子10g,醋香附10g,血丹参15g,生黄芪30g,生山楂片10g,干荷叶10g,广陈皮10g。

(功效主治)疏利肝胆,悦脾化滞。主治肝胆郁热,脾虚失运,痰浊滞留而致的脂肪肝。证见胁肋胀痛,口苦纳少,脘胀体倦,便秘或便溏。苔白腻,脉弦细滑等。

(方解)脂肪肝其病因缘于嗜食肥甘,嗜酒乳酪无度,喜静少动则脏腑功能失调。责之肝失疏泄,胆气郁遏,疏化脂浊无权则痰浊生焉。肝木乘土,中埠虚惫,升降转化无权则谷反为滞,津反为痰,久必酿生脂浊,其性重着黏滞,极易亲合赘积于肝为患。实与现代医学谓之体内脂类物质代谢障碍,肝内脂肪蓄积过多之病理相吻合,故方以清肝化滞汤名之。柴胡辛苦微寒,为疏胆畅胆之要药,并引诸药以肝经为通道直达病所,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放松胆管括约肌,促进胆汁排泄,降脂作用显著,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入“推陈致新,久服轻身”之上品。

白芍味苦性凉,善养血柔肝,与柴胡相合,疏养并举,久用全无劫阴之嫌;胆为清净之府,性喜清凉而恶浊热;金钱草性味苦平,与胆气相求,清利肝胆,廓清湿浊而澄源清流;浙贝入肝清脂散结,入肺肃降,以助大肠推荡之力,促进代谢则浊脂无以内存之机,莱菔子、郁金、枳实、山楂、荷叶散郁滞,化痰降脂,宽胸利膈尤为明显;鸡内金、茯苓、陈皮健脾助运,理气消谷,寓“肝病实脾”之意;根据肝病“用热不得远寒,用寒不得废热”的原则,取甘温之黄芪,补肝气以助疏泄,益中气以振奋功能,佐之以防清胆之药苦寒之弊;香附合丹参,行气活血化瘀,冀气行痰消,瘀去血畅而百脉通泰。全方清化疏利,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恋邪,俾肝胆、脾胃疏泄升降自如,机体代谢正常而病自除。

(加减)气虚疲乏益甚者加党参;肾虚腰酸胫软加菟丝子、杜仲;便秘加槟榔。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

……………………………………………………………………

《二:脂肪肝的分型论治》

小编导读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一种肝脏病变,其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湿重)的10%时即为脂肪肝,超过10%~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50%为重度脂肪肝。如今,脂肪肝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我国人群发病率高达25%以上。中医是如何辨治这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呢?

1.痰湿阻络型

临床表现:形体肥胖,面有油脂,喜食肥甘,胸胁隐痛,腹部胀满,困倦乏力,纳呆口黏,大便油滑,或黏腻不爽,小便浊,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祛湿泄浊。

方用:涤痰汤合胃苓汤加减。

药用: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苍术10克,厚朴10克,泽泻10克,醋柴胡10克,萆薢10克,木香10克,明矾5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0克。

本方主治:肥胖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

加减运用:临床上以本证型最为多见,临床疗效也最好。若痰热明显者加胆南星、川贝母;若大便黏腻不爽加大黄、白头翁、秦皮;乏力气短者加生黄芪、党参;若见肝热头晕者可加苦丁茶、栀子、龙胆草;血压升高伴头痛者加生石膏;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首乌藤。

2.肝郁气滞型

临床表现:胸胁胀闷,抑郁不舒,或周身窜痛,倦怠乏力,腹胀纳呆,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活血。

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或四逆散加减。

药用:柴胡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索10克,当归10克,牛膝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山楂15克。

本方主治:肝炎后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两胁刺痛加赤芍、丹参;气短乏力加生黄芪、党参;腹胀加川朴;痛经加茜草、益母草;纳呆加炒莱菔子、焦三仙。

3.肝郁脾虚型

临床表现:两胁胀痛,脘痞腹胀饭后为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纳呆口淡,或恶心呕吐,女子月经不调,气短乏力,舌质淡或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缓。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益气。

方用: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药用:醋柴胡10克,郁金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砂仁6克(后下),香附10克,党参10克,生甘草6克,生山楂15克,木瓜10克,薄荷6克(后下)。

本方主治: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两胁胀痛明显加川楝子、赤芍;腹胀加川朴、枳壳;便溏加苍术、薏苡仁;水泻减当归加山药、莲子肉、诃子肉;头晕乏力加生黄芪;恶心呕吐加竹茹、旋覆花、代赭石。

4.痰瘀互结型

临床表现:肝病及消渴病日久不愈,形体肥胖,面色晦暗,纳呆口渴,恶心厌油腻,咯吐痰涎,脘腹痞闷,肝脏肿大,阵痛或刺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或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滑。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散结。

方用:化积丸加减,或用二陈汤、导痰汤、血府逐瘀汤。

药用:土贝母粉10克,生牡蛎粉15克,玄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槟榔15克,香附15克,海浮石15克,泽兰10克,鸡内金10克,郁金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

本方主治:脂肪性肝硬化、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上方三棱、莪术为破血峻剂,不宜久服,久服则伤正,对体弱者应去之,可改为丹参、赤芍或桃仁、红花;胁痛加醋柴胡、延胡索、川楝子;肝大者加炙鳖甲、昆布;咯吐痰涎加瓜蒌、清半夏;顽痰胶着不解者加青黛、白矾,此二药还有显著降低血脂的作用,体胖湿盛者加炒二术、茯苓、生薏苡仁。

5.肝肾阴虚型

临床表现:形体虚胖,肤粗毛丛,面色油光,腰酸腿软,身倦乏力,右胁隐痛,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或低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梦遗滑精,女子经少经闭。舌质红,苔少或无苔,或灰黑,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用:一贯煎加减。

药用:生地黄10克,北沙参30克,枸杞子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川楝子6克,焦槟榔10克,焦山楂15克,白芍15克,生甘草6克。

本方主治:皮质醇增多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

加减运用:腰膝酸软加川断、桑寄生、牛膝;两胁隐痛加醋柴胡、郁金;头晕目眩加杭菊、钩藤;失眠多梦加首乌藤、炒酸枣仁、远志;梦遗滑精加生牡蛎、金樱子;口干舌燥加石斛、天门冬;口渴喜饮加天花粉、玄参;五心烦热加牡丹皮、炒栀子;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地骨皮;齿衄加白茅根、小蓟;鼻衄加藕节炭、阿胶珠。

···············································

若有不理解或者更多用药咨询,请咨询医师;

本人非名医大医,也没有偏方名方。跟着家里诊所简单学习了中医西医针灸等,而后在医学院校打了6年基础;医院跟诊几年,现已坐堂看病。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5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