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脑多头蚴病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多头带绦虫的幼虫一脑多头蚴寄齐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大脑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有时还可以寄生于延脑或脊髓内,又称为“脑包虫病”“回旋病”。是危害绵羊和犊牛的严重的寄生虫病。

病原体:

脑多头蚴,又称为脑共尾蚴或脑包虫。呈圆形成形,为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直径约5cm或更大。囊壁有两层候组成,外膜为角皮层,内膜为生发层。生发层上有~个直径为2~3mm的原头蚴。多头带绦虫,长40~10cm,由-个节片组成。头节小,顶突上有22~32个小钩,孕卵节片子宫侧枝为14~26对。虫卵呈圆形,直径为29~37μm。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犬、狼、狐、豺等肉食兽的小肠内,发育成熟后,其孕节片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释放出大量虫卵,污染草场、词料或饮水。当这些虫卵被中间宿主羊、牛等吞食后,误食的虫卵在其消化道中孵出六钩蚴,六钩蚴钻人肠黏膜血管内随血流到达脑和脊髓,经2~3个月发育为脑多头呦。如六钩蚴被血流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则不能继续发育,并迅速死亡。多头呦在羔羊脑内发育较快,-般在感染两周时能发育至.粟粒大,6周后囊体直径可达2~3厘米,经8~13周发育到35厘米,并具有发育成熟的原头蚴。囊体经7~8个月后停止发育,其直径可达5厘米左右。终末宿主犬、狼、狐等肉食兽吞食了含有多头蚴的动物脑、脊髓,多头蚴在其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溶解,原头蚴附着在小肠壁.上开始发育,经41~73天发育为成虫。

临诊症状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

前期为急性期:是感染初期六钩蚴在脑组织移行引起的脑部炎性反应,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患备做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有的病例出现流涎、磨牙、斜视、头颈弯向一侧等。发病严重的羔羊可在5~7d内因急性脑炎而死亡。

后期为慢性期:在一定时期内症状不明显,随着脑多头蚴的发育,逐渐出现明显症状。以虫体寄生于大脑半球表面最为常见,出现典型的“回旋运动”,转圈方向与虫体寄生部位相一致,虫体大小与转圈直径成反比。如果虫体压迫视神经,可致视力障碍以至失明。虫体寄生于大脑额骨区时,头下垂或向韵冲,遇障碍物时用头抵住不动或倒地。虫体寄生于杭骨区时,头高举。虫体寄生于小脑时,站立或运动失去平衡,步态蹒跚。虫体寄生于脊量时,后蟹无力或麻痹,呈犬坐姿势。上述症状常反复出现,终因神经中区损伤及袁海南更亡。如果多个虫体寄生于不同部位时,则出现综合性症状。

诊断:

急性期病例生前诊断比较困难,慢性期病例可根据典型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初步诊断。但应与莫尼茨绦虫病及羊鼻蝇蛆病做鉴别诊断,因这两种病都有神经症状,均可出现转圈运动(假性“回旋病”),可用粪便检查和观察羊鼻腔来区别。寄生于大脑表层时,触诊可判定虫体部位。也可用X光或超声波进行诊断。有些病例需在剖检时发现虫体才能确诊。近年来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变态反应

治疗

(1)手术疗法脑多头蚴位于头部前方大脑表层时可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摘除,在脑深部和后部寄生的情况下手术疗法难以摘除。

(2)药物疗法对急性病例可用吡喹酮和丙硫咪唑试治。吡喹酮,剂量为15m/g体重,1次口服,连用3d为1个疗程:也可按(-3wy)作道.以1:9的比例与液体石蜡混合,做深部肌内注射,3d为1个疗程。丙硫咪唑,剂量为30my/kg体重,口服,隔日1次,共3次。

预防:

对牧羊犬和散养犬定期进行驱虫,排出的粪便堆积发酵处理;对犬提倡拴养,以免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牛、羊宰后含有脑多头蚴的脑和脊髓,要及时销毁或高温处理,防止犬吃入。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编辑:周辉

审稿:应林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2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