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院故事佑安护士姐姐的爱让阿牛第一次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12.html

今天,医院普外科中心一病区病房,映入眼帘的是这样温馨的一幕:护士姐姐轻轻的帮一位小姑娘梳着头,两人脸上挂着笑容,不时聊着天,宛如一对姐妹。这位小姑娘名叫阿牛,是一个来自祖国西藏自治区不幸患上肝包虫病的小姑娘,也是“光彩行动”的受益者之一,阿牛住院几天以来,医院普外科中心对她进行了细致的术前检查和相关准备工作,而普外科中心一病区的护士姐妹们更是用一颗充满爱的心温暖着这位藏族小姑娘。

话说,一周前,初进病房的阿牛可不像现在这般开朗,记得刚进病房那天,胆怯,内向,几乎无法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她,眼神中充满着不安和恐惧。但真情会在不经意间象流水一般滋润心田。普外科中心一病区的护士姐妹们用温柔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耐心的和她交流,沟通,给她介绍欢迎,检查项目,教她说汉语,使她很快的消除了惶恐和顾虑。阿牛来自高原的牧区,卫生条件较差,责任护士为她做各种卫生处置,带着她淋浴,洗澡水打湿了护士姐姐的白衣,但护士姐姐慈爱的目光,深深感动了阿牛,在护士姐姐的帮助下,焕然一新的阿牛发自肺腑的第一次用汉语说出了“谢谢”两个字,听到这个不太清晰的“谢谢”两个字,护士姐姐感动的泪眼模糊,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医护人员暗下决心:“一定用心帮助你,呵护你,直到你痊愈回家。”

据悉,阿牛是一名14岁的藏族女孩,被确诊为肝包虫病,疾病已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阿牛母亲体弱多病,独自带领两个女儿生活困苦。家庭无房屋,无经济来源,低保的补贴救济勉强维持着家庭生计却又难以支付阿牛治病的医疗开销,一家人生活异常艰辛。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开展的“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公益项目的支持下,阿牛在家人的陪同下于11月7日抵达北京,来到北京医院接受治疗。自从阿牛入院以来,医院的医护团队就为她制定了周密的治疗计划,护士姐妹们从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开始,每天帮她梳漂亮头发,为她订可口的饭菜。

有的为她买来衣裤,送来棉衣,有的送来学习用品,有的送来作伴的毛绒玩具……慢慢的阿牛开始和护士姐妹们聊天了,积极的配合着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在这里带给了她家庭般的温暖,带给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附属北京医院院长李宁介绍,阿牛罹患的包虫病是泡型包虫病,该分型是包虫病中危害最严重、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有“虫癌”之称。同时,阿牛入院后被查出患有乙肝,在手术恢复期还要做好肝功能监测,必要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当然,术后阿牛还要经历抗感染、防止手术断面出血、胆瘘等情况的发生,以及避免远期复发等情况的出现。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林栋栋表示,肝包虫病重在预防,在治病的同时更应该为当地百姓普及人畜分离、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防病知识,及推进超声、抽血等筛查工作,只有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包虫病的致死致残率,帮助当地群众摆脱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11月22日,附属北京医院肝胆外科成功为藏族患儿阿牛实施了包虫病切除手术,经过前期细致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手术设计,在医院院长李宁和肝胆外科副主任林栋栋主任医师以及外科、手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历时4个小时,出血量仅ml,两个直径为5cm和5mm的病灶被成功切除。当患儿术后被平稳推入ICU病房时,阿牛的哥哥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送给了为妹妹做手术的每一名医护人员,展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场面。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医院

图文小编:陈乐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2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