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理疾病的原理
白癜风病友QQ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33175
上一篇文章: 中医药与肠道菌群GPB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汤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中医不只着眼于治疗生理或心理疾病,更是一门如何看待生命的大学问。
中医是一门调身、调心、调神的技术。中医不只是一门治疗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的医学,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现代医学的所有重要课题。中医理论完全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整体出发,基于对人体全面、深入的解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是一门如何看待生命、看待宇宙的大学问。
中医心理观将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形成了形、神与外界的动态自调节系统。《黄帝内经》中就有“无形则神无以生”的表述。同时中医认为心理活动不仅仅是大脑或心脏的功能,而是气血活动的产物。因此,中医心理观注重情绪和脏腑之间的关系,根据省里上的线索,追本溯源,身心同调,形神同治。
虽然中医理论中没有认知、动机、人格等概念,但是有神、魂、魄、意、志等定义,可以简单与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相应。简单来说,神就是认知能力,把输入到大脑的信息识别、联系并形成概念的过程,与心有关。魂管控无形的能量、信息、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等,与肝有关。魄管控人的饥渴、冷暖、需要、排泄等本能,与肺有关。意就是逻辑思维、思考能力,与脾有关。志就是意志,指做事的决心和动力,与肾有关。
心、肝、肺、脾、肾五脏之间有着复杂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身心健康的状态就是五脏之间的平衡状态。调节五脏之间的平衡,就可以改变身心健康。
中医从身心一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生理、心理活动是神、气、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推动人体心身协调发展的原动力被称之为“身心能量”。身心能量伴随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不断地交换、流动、生产和消耗。所以,身心能量的平衡和充实,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中医心理治疗的立足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lcbx/16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