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看病,难吗

北宋元祐四年(年),苏轼得皇太后高氏赏识,东山再起,出任杭州知府。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在杭州做官。

谁知,刚一到任,杭州就遭遇了严重的水灾。水灾过后,晚稻刚刚插下,杭州又闹起了旱灾。一涝一旱,当地的米价蹭蹭上涨,百姓的温饱问题很快就成了苏轼上任后的大难题。

祸不单行的是,受旱涝影响,瘟疫在灾后迅速蔓延开来。当地百姓贫病交加,饿殍遍野。一时间,杭州从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炼狱。

苏轼赶紧向朝廷求援,并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团队,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工作。

为了尽最大可能救助没钱看病的底层百姓,防止瘟疫扩散,苏轼自掏腰包,用自己的私财与州府的公帑合资盖起了一座临时的“病坊”,并交由附近的寺院管理。

按照苏轼的规划,新建的病坊由政府统一出资安排医师坐诊。病人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可在病坊中得到免费治疗。同时,病坊还承担受灾地区百姓的粮食救助工作。

经过苏轼的有效治理,杭州的灾情很快得到了缓解。而这座病坊在苏轼离任后,仍旧发挥着重要的疾病防治作用,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安乐坊”。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苏轼建立安乐坊的善举,竟在无意中建成了中国历史医院。

▲苏轼画像,图源/网络。

01

今天,很多人认为,医院出现于西医传入国内之后。诚然,医院的雏形确实诞生于19世纪,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医疗体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当时,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蒸蒸日上。管仲在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齐国全民医疗体系的建设。

据先秦著作《管子》记载,管仲在齐国都医院“养病院”,专司免费收治聋盲、喑哑、跛躄、偏枯等五大类残障人士及精神病患者。

管仲这种先进的医疗保障思想,很快在各国间推广开来。

借鉴齐国对国民疾病医疗的先进经验,远在西方的秦国很快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医疗品牌“疠迁所”。秦国的医官们以为,疾病的防治不仅在于医有所治,更应该从源头上阻截其传播路径。疠迁所实际上就是秦国为收治麻风病人而专门建立的官方防疫场所。

麻风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皮肤破裂、溃烂,毛发脱落、身体器官移位变形等症状。在古代,麻风病几乎人人闻之色变。

在云梦秦简《封诊式》中,记载了一个伍长向官府报告手下有麻风病的案例。官府的医师接到报告后,即刻前往衙门进行现场查验。在判定该名军士为麻风患者后,官府迅即将此人遣送至设在荒无人烟地带的疠迁所,定点监视居住。

这还不是最惨的,据另一片云梦秦简记载:“甲有完城旦罪,未断。今甲疠,问甲何以论?当迁疠所处之,或曰当迁疠所定杀。”可见,为了防止麻风病扩散,被转移到迁疠所隔离定居的人不一定能活下来,可能会被处死。像这则案例中的“甲”,犯了一种名叫“完城旦”的罪名,需要剃光头发,为秦国戍边修城四年,结果不慎患了麻风,罪上加罪,在秦国严苛的刑罚判决中,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云梦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现藏于湖北博物馆,图源/网络。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齐国的养病院,还是秦国的疠迁所,在当时的条件下都具有先进的时代意义。

只不过,在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诸侯王们更关心的是军队战斗力,以及军力背后的医疗支撑。

各诸侯国间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双方开战前,需立即征用当地豪强富户家的医院,由各国的士大夫家族负责妥善安排士兵看护治疗。

士兵伤病期间,按规定可在士大夫家免费获得酒肉充饥,补充营养。为了监督士大夫一家是否严格执行伤兵体能恢复工作,官府还会定期派员到现场检查指导,直到战争结束。

但凡有士兵在伤愈后悄悄当了逃兵,又或者有部分偷奸耍滑之辈装病跑到士大夫家骗吃骗喝,负责照顾的一方及士兵本人,通通将处以重罪。

可以说,秦国在诸侯国兼并战争中最后胜出,军队医疗保障模式的推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02

秦朝统一天下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秦始皇表现得十分惜命。在他的思想中,个人的长生不老与帝国的长治久安一样重要。

在秦始皇前往泰山封禅后,方士徐福受命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东渡出海,为皇帝求取长生不老药。海上变数很大,徐福团队第一次出海并没有遇到什么仙人神药。

▲青岛琅玡台秦始皇雕像,图源/图虫创意。

据徐福交待,此次出行他遇到了海神,并向对方奏报了秦始皇的本意,可是数千童男童女的礼物太薄,实不足以换取尊贵的长生不老灵药。

明眼人可以据此断定,此乃徐福的谎言,可秦始皇却信以为真,再度给予徐福丰厚奖赏,叮嘱对方一定要尽快寻回长生不老之药。

在成功骗取了秦始皇三次信任后,徐福和他麾下的数千童男童女彻底消失。

由于徐福未能达成秦始皇长生不老的愿望,在后来的“焚书坑儒”中,秦始皇专门对医书“手下留情”。或许,他希望有医家能从中发现长生不老的秘诀吧。总之,中国的医学传承由此避免了一次毁灭性的断层。

汉承秦制,中央设置了太医令丞,负责统筹整个大汉帝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从汉朝开始,官方的医疗体系分别隶属太常和少府统管。在太常之中,被征调上来的御医负责管理每次医生出诊后开列的药方,建立档案,并在原有的药方基础上,进行药物实验,研制新药方。而少府则专门负责为宫廷贵族进行实际诊断,开列药方,类似后世的侍御医。

由于西汉年间实行的是郡国分封制,各诸侯国也相继上行下效。为了让自家医生的技术能媲美宫廷,诸侯王们也是颇费心血,汉文帝的侄子济北王刘兴居、淄川王刘贤就曾派遣专人到名医淳于意那里求学针灸和按摩。同时,各王府高薪聘请当世名医,为自家亲属的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当时鼎鼎有名的医学家淳于意,诸侯王们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收为己用。而淳于意一心想要在医学研究上比肩扁鹊、文挚,压根没把诸侯王的邀请当回事。结果,诸侯王们蓄意罗织罪名,淳于意被捕下狱。

按照西汉的律法,淳于意之罪应判“肉刑”(一种类似于宫刑的刑罚)。淳于意的小女儿淳于缇萦知道父亲被人冤枉,因此以“鸣冤”的方式上书汉文帝,希望以自己入宫为婢的代价来拯救父亲。

▲缇萦救父,即是以淳于缇萦上书汉文帝为蓝本创作的民间故事,图源/网络。

女子代父告罪,这在当时引起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ibzd/168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