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挑战14岁女孩,颅内压升高结果公布

14岁女孩,表现为颅内压升高症状。头颅MRI提示右侧额顶叶边界清楚的T2高信号大囊性病变,壁薄,伴有前部子囊(图1)。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未见胸部或腹部类似受累证据。

磁共振波谱成像提示2.4ppm(丙酮酸/琥珀酸)处高耸峰。亦可见丙氨酸(成对,1.48ppm),乳酸(倒置,1.3ppm)和肌醇(3.5ppm)峰。NAA降低,Cho轻度升高(图2)。

(图1:T2WI[A],FLAIR[B]和DWI[E]提示边界清楚的右侧额顶叶囊性病变,与脑脊液等信号,无病灶周围水肿,未见弥散受限;FLAIR上可见前部子囊[黄箭];矢状位T1WI[C]和T1增强[D]对比未见明显强化)

(图2:多体素MRS可见NAA降低,Cho轻度升高,2.4ppm处丙酮酸/琥珀酸明显升高[白箭],1.3ppm处可见倒置乳酸双峰[蓝箭],1.48ppm可见倒置丙氨酸峰[红箭],3.5ppm处可见肌醇轻度升高)

诊治经过

神经影像学检查符合包虫病的表现。患者行右侧顶部开颅术伴囊肿切除。术中可见囊壁脆弱以及子囊。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包虫囊伴继发肉芽肿性炎症。

最终诊断

脑包虫病

讨论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棘球蚴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见于1-2%的患者,儿童更常见。通常表现为大脑中动脉区域的单发囊肿。大囊内可见多发子囊。磁共振波谱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有助于包虫病的诊断。2.4ppm峰(一般代表丙酮酸或琥珀酸)被认为是颅内绦虫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也可出现丙氨酸峰和乙酸峰。肌酸峰通常缺失,这与囊虫病不同。

[参考文献]

YadavVK,SudhakarSV,PanwarJ.PathognomonicMRIandMRspectroscopyfindingsincerebralhydatidcyst.ActaNeurolBelg.Sep;(3):-5.

神经病学俱乐部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ibzd/147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