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包虫病防范知识

包虫病概述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人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及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包虫囊)所致的疾病。本病流行于世界上许多畜牧区。在高发区,患病率可达5%,细粒棘球坳的终末宿主是狗、狼、狐等,羊、鼠、马等为中间宿主。棘球蚴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反映了幼虫的位置和大小,绝大多数症状是因为幼虫虫体的机械压力或由于疱液流出引起异种抗体。囊包活检查到虫体可诊断。对已发病者,可外科手术摘除囊包。

病因介绍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人误食寄生于狗、狼等动物小肠内的棘球绦虫成虫排出的虫卵引起,虫卵经口在胃及十二指肠内经胃酸作用,六钩蚴脱壳逸出,钻入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而到达门脉系统,并在肝脏形成病灶(棘球蚴)。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为虫毒.虫毒经口侵入,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温内停,“蛊毒”漫淫,首先犯肝,或犯在肺,或在脾,湿毒郁结,渐成“矗胀”、“积聚”,病久,血瘀气滞,气血两亏,“蛊胀”久部,可以化热,偶有破溃,则流毒阻塞,可成险症.

症状体征

皮下出现蚕豆甚至更大的非炎症性结节,或柔软的囊包,波动感,大小不一,无疼痛及压痛,覆盖于囊肿的皮肤色泽正常,包囊破裂,囊液被吸收,可出现皮肤红斑、荨麻疹样皮疹、瘙痒,伴有发热、腹痛、腹泻,几年后可钙化或囊肿变性。多数感染者可能是无症状的,未被认识。只有<2%的患者被发现,皮肤和软组织出现症状。

棘球蚴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反映了幼虫的位置和大小,绝大多数症状是因为幼虫虫体的机械压力或由于疱液流出引起异种抗体。幼虫可能是单个或多数(至少25%),感染肝(50%~70%)、肺(20%~30%)及其他部位:肾、心、骨髓、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2%)。在出现症状之时,棘球蚴可能已达到相当大的量,如果其破裂溢出疱液,患者可出现寒战、荨麻疹。

如何防止包虫病一、加强流行区犬的处理和管制

牛为预防人体包虫感染的关键性一环在包虫流行区野犬应一律灭绝,家犬严加限制,对必用的牧羊犬猎犬或警犬等必须挂牌登记。定期驱绦虫和药物监测应列为常规制度。

二、严格肉食卫生检查

肉联厂或屠宰场要认真执行肉食的卫生检疫病畜肝、肺等脏器感染包虫,必须妥善进行无活化处理采用集中焚烧、挖坑深埋、药液毒等法,切忌喂狗。

三、切莫和宠物接吻、长期共眠

尽量喂熟食或成品狗粮、猫粮,别让猫狗在外捕食。

要清除好宠物的粪便并做无害化处理,接触到宠物粪便后要彻底洗干净手;定期清洁、消毒环境。

应避免与宠物之间过度亲密的行为,如嘴对嘴喂食、接吻以及长期共眠等。

给动物定期免疫,刚出生的小狗小猫应在42天进行第一次免疫针的注射,56天进行第二次注射,84天进行第三次,这三次属高度免疫,随后一年一次的注射属于加强型免疫。

责编:卓嘎拥宗

孔垂义









































鐧界櫆椋庢湁浠涔堝亸鏂?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鏈濂藉尰闄㈠湪鍝?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zl/32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