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重出江湖
医院看病,心里多少会有点打鼓。不像饭店吃饭可以浏览菜单、商场买衣服可以参考吊牌,看病却往往不知道到底会花多少钱,总担心会多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多拿一些重复的药品。而得益于按病种收费在国内的全面铺开,以后这种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
目前,河南、广西、浙江、四川等省市已经开始实施。快跟着小年一起来了解下具体情况吧!
作为医改的重头戏之一,按病种收费本质上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官方给出的定义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以单个病种的一次完整住院全过程为计价单位,向患者收取限价性费用。包含从患者入院到最终达到疗效标准出院,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通俗的说就是依据科学严谨的核算,采用平均数的概念,在保证医疗水平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某一种疾病的完整治疗过程“打包”为一个价格。
减少过度医疗
大家耳熟能详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虽然客观存在,但多是由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国民整体看病需求并非无法满足。实际上恰恰与此相反,过度医疗的现象更为严重。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按服务项目收费的后付制支付方式,以及患者极致追求痊愈的心理,院方在相关条件刺激下,盲目引进医疗设备和推销高价药物。医生在此模式中也会秉着无疏漏的原则,尽可能多的开具检查项目,对患者自身以及医保基金都增加了负担。
而按病种收费的目的正是合理控费,由于床位费、护理费、手术费等相对固定,因此主要针对检查、药品、耗材的费用,通过减少过度的检查与不必要的药品开支,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效果。
医保标准
随着相关改革措施的有力推进,社会医疗保险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符合医保政策的,由医保基金与参保患者按住院报销比例分担。
二、按病种治疗的参保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实际医疗费用超出病种收费标准部分,由医院方承担。实际费用低于病种收费标准的,医院按实际费用结算,医保基金按相应病种收费标准结算。
三、参保患者自愿选择超出本地医保支付标准的床位费、与确诊病种无关的检查费等自费项目,以及政策报销范围外的费用,由其自行承担。
退出机制
同时针对一些医疗特殊情况,例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并发症、合并症、体质特殊等因素导致实际治疗发生变异,需要退出相应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医院按规定取消按病种收费,并采取适宜的方式继续进行治疗,仍按现行医疗目录收费和医保政策规定报销。
可以预见,医院的绝对收入在该政策下会被弱化,成本核算、内部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均需要调整。但小年相信在有关部门的高效监督管理,以及“白衣天使”崇高责任感的驱使下,这一关乎民生的改革举措一定会带来良好的效果,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升级。
从今以后,曾经贴满电线杆的“包治百病”广告语,可以重出江湖了。
看到这个好消息,您是不是已经乐弯了腰?喜悦过后,记得把本文分享出去哦~
快乐是需要传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zl/1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