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现场调查工作
近年的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下降至5%以下,但一些偏远贫困省份依然是钩虫、蛔虫的高感染地区,妇女、老人和儿童已成为高感染人群,钩虫也已成为人群感染的突出虫种。此外,多地土壤监测结果也提示土源性线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肝吸虫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和山东省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监测启动会议的要求,滨州市无棣县承担了本次土源性线虫流动监测点任务。
5月17日上午,在无棣县疾控中心召开了监测工作启动会及培训会。省寄研所副所长闫歌、流行病学部主任王永斌、副教授赵长磊、研究员许艳,无棣县疾控中心主任秦清刚以及市县乡村4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省寄研所流行病学部主任王永斌
省寄研所闫歌副所长指出,近年来,由于传统饮食习惯等原因,华支睾吸虫(俗称肝吸虫)病感染率在局部地区居高不下,部分地区感染率持续上升至6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人员流动将更加频繁,食品来源及饮食方式将更趋多样性,导致受威胁地区和人群可能进一步扩大。虽然土源性线虫病自年起已纳入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但是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等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一直未开展全国性的系统监测。为确保监测工作延续性,进一步健全监测体系,达到《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年)的防治目标,自年开始在全国开展肝吸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带绦虫病、囊尾蚴病和土源性线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本次滨州市无棣县作为我省土源性线虫监测点之一,要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分工,认真贯彻执行监测方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治、监测措施,建立和完善长效防控机制,做好本次监测工作。王永斌主任详细讲解了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并对调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调查方案。许艳研究员讲授了土源性线虫镜检技术,对各类虫卵镜检特点做了详细指导。1
2
3
4
培训会结束后,各监测点工作人员下村进行入户调查登记、发放大便盒。许艳研究员对实验室镜检人员进行了涂片、镜检指导。本次监测工作将了解无棣县土源性线虫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初步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我市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通讯员高艳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zl/1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