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山东发布2月份传染病疫情通报临沂
近日,山东省卫计委发布了
2月山东全省传染病疫情情况
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
死亡24人!
年2月(年2月1日0时至2月28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24人。
其中,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无发病、死亡报告。
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4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1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猩红热、百日咳,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5%。
同期,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8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例,死亡1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
什么是甲类传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电话报告防疫站。
《新法》规定,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甲型H1N1,按甲类传染病处理。
什么是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
什么是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目前处在各类传染病高发期
大家一定要注意
专门“欺负”小孩的病又来了
值得菏泽家长重视的是: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等逐步进入高发期,儿童是手足口病高发人群,提醒家长高度警惕。
从往年发布的山东省4月份传染病疫情看,手足口病发病数量较前三个月有明显增多。随着4月份天气转暖,外出活动增多,家长一定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有1-10天的潜伏期大部分家长只有当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了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是有早期信号的,家长可以注意一下——
1.孩子与平时不一样了。比如,幼儿哭闹次数增多,口水增多,饮食不正常,食欲下降,拒食、易惊等;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手抖、脚抖、走不稳、站不牢等情况。
2.发烧。高烧39℃以上,且持续三天不退。
预防手足口病谨记15字诀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有个15字诀——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常通风、晒太阳。
1吃熟食: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不要让孩子吃生冷食物,也尽量不给孩子吃剩饭剩菜,不要将蛋糕、饼干等食品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此外,婴幼儿食用的餐具应充分清洗、消毒。
2喝开水:不要让孩子喝生水。
3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给宝宝勤洗手、勤剪指甲,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防止“病从口入”。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手卫生,最好同时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亲自己脸颊时被感染。
4常通风:家里要经常通风,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孩子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
5晒太阳: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亚型肠道病毒引起的,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而EV71病毒最怕紫外线,多晒太阳能有效消灭病毒。婴幼儿的尿布、孩子的衣被等也要及时清洗、晾晒。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孩子玩具的清洁,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以及喜欢用手抓东西吃等不良小动作。
关于免疫的几点疑问
过敏时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吗?
如果孩子有过敏症状发作,不建议此时注射手足口病疫苗。
因为,注射疫苗后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分不清是疫苗引起的过敏,还是原过敏症状发生反复。
此外,过敏发作期间,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比较亢进,容易对外来物质过敏,发生疫苗过敏的几率要大一些。
孩子得过一次手足口病,能终生免疫吗?
首先,我们得复习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能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而且不同类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
用大白话说就是:同一个孩子,如果感染了不同的肠道病毒,也许就会得很多次手足口病。
所以说,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并不能产生终生免疫。
最后的问题来了:既然这样,手足口疫苗预防的也是一种病毒,同样不能终生免疫了?那为什么还要接种?
重申!手足口病疫苗最显著的作用,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而不是完全免疫!
其他流行性疾病的常识及防治措施
1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鼻涕、痰液在空气中传播。流感传染性强,发病快、状重,在冬春季流行。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人多表现为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咳嗽、流鼻涕则较轻。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治措施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2、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同时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
3、在流感高发期,尽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作息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4、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2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但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
秋冬季节为病毒性腹泻高发时期,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防治措施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等水产品。一旦出现疑似症状,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家庭内在处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清理,在消毒、清理受污染物品时,要戴口罩和塑胶手套,处理完后进行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
发病后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10天。
防治措施1、接种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4肺结核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低烧、夜间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严重病人可以出现肺空洞或并发大出血。
防治措施1、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卡介苗的孩子,在3岁以内到当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2、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加强营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咳嗽、咳痰2周以上的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肺结核筛查。
4、学校所有新生入学应做结核病筛查。学校如有发生传染性肺结核的学生,应休学隔离治疗。
5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餐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感染。
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主要在冬春季流行。该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但也会有成人感染。
防治措施1、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2、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流行期间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发病风险。
5、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接种水痘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力持久。
传染病并不可怕
我们需要做的是
正确的认识它,正确的预防它
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综合来源山东省卫计委、菏泽信息港、齐鲁网等
小编:杨洁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