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检查报告吓着了肝脏占位病变不一定是肝
经常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咨询“肝脏占位”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患了肝癌,精神紧张,不知所措。
其实“肝脏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专有名词,通常出现在上腹部B超、CT、磁共振检查结果中,它泛指被检查的肝脏有“多出来的东西”:包括肿瘤(良性或恶性)、结石、囊肿、脓肿、寄生虫等,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和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
肝脏恶性占位性病变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癌、肝肉瘤等;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大体上可分为囊性占位和实质性占位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等;后者主要包括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局灶性脂肪肝、肝细胞腺瘤、肝炎性假瘤、腺瘤样增生等。
所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一定不要惊慌,首先要找专科医生定性明确诊断,要结合病史、体征、化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对于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良性占位要定期复查,监测大小和变化。
甲胎蛋白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各种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肝脏占位”在肝脏上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监测瘤体变化。
拓展阅读:
肝癌患者肝脏检查的数值意义
对肝癌病人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协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用于预测手术切除后是否复发,以及预后判断。
临床上常用的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胆红素代谢、蛋白质代谢、酶代谢和染料排泄试验等方面,具体项目有血清胆红素、白/球蛋白、蛋白电泳、丙氨酸转氨酶(ALT)、γ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凝血酶原时间等。
肝癌患者的肝脏检查如下:
1、胆红素:血清胆红素升高多表示肝病活动,梗阻性黄值或病程晚期。总胆红素gt;30μmol/L者不宜进行外科手术gt;20μmol/L者,作大的肝癌切除应谨慎。
2、白/球蛋白绝对值:白蛋白绝对值反映有效肝细胞的总数在肝脏慢性和严重损害时明显暴露。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g/L。
3、丙氨酸转氨酶(ALT):ALT异常,常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或反映肿瘤的大量坏死。肿瘤患者ALT明显增高,手术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4、一谷氨酸转肽酶(γ-GT):肝癌巨大,门静脉内有广泛癌栓,肝功能异常时,γ-GT明显升高,对手术或预后有很大影响。
5、凝血酶原时间(PT):PT明显延长,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预后较差。PT低于正常值50%时不宜进行手术。
推荐阅读:
一图读懂
3分钟教你看懂血常规!
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爱出汗的人,快对照看看吧!
一文看懂: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
来了来了!!最新团队培训课程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绿色咨询预约通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