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17
天使情怀:我想高原盛开健康的格桑花
——记重庆援藏最美白衣天使付显芬
付显医院护理部主任、医院副院长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他念他翁山东南。这里平均海拔米以上,和人们想象并向往的雪域高原景致吻合:茂密的原始森林,广阔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纵横交错的河川,传奇的“神山”。
这儿是旅游者的天堂!每年七八月,不少游客流连于川藏线上,饱览高原风格,感受藏族风情。昌都类乌齐,被称作“藏东明珠”“西藏小瑞士”,更是游客向往之地。
可是,类乌齐,这方高原上未被污染之地,除了壮丽奇特的美景,还有不可忽视的现实: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物资匮乏,常年低温缺氧。县城所在地桑多镇热扎卡海拔米,年平均气温2.6℃左右,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距拉萨公里,距昌都地区所在地公里,距青海省囊谦县公里!高寒、偏远、地广人稀、贫穷落后......类乌齐这几个字,在没有时间出门旅行的付显芬主任听来,是那么遥远、陌生和奇怪。
而且,她也没有想过,这个地方,会在她生命历程里刻上深深的烙印,她会和高原上的同行在这儿并肩奋斗两年!
付显芬儿时的梦想,就是身穿白大褂,头戴护士帽,成为解除疾苦减轻疼痛的天使。
年卫校毕业后,她实现了梦想,医院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尽一个天使的职责。直到年,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接到任务:对口支援类乌齐!远赴西藏自治区昌医院,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
重庆长寿,生养付显芬的家乡,“其地常熟”“人多寿考”,人称乐温之地。这儿有她挚爱的亲人朋友,有多年关心她的领导同事,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可是她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平生所学,用积攒多年的医护经验和全新的管理理念,帮扶遥远的高原藏区,去实现人生价值。就这样,年8月,她怀揣着责任与梦想,响应援藏号召,奔赴千里之外的昌医院。
从此,付显芬的人生与雪域高原相辉相印,她以天使情怀,谱出汉藏情深的动人篇章。
援藏期间,付显芬不仅给专业医护人员培训,医院保洁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一
“响应援藏号召,医院发展建设出力,但环境差异也是对我个人的一个挑战。”付显芬说,她刚到类乌齐时,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她头痛欲裂。她整天都感觉头部被木棒“嘣嘣”敲击似的,痛得无法入睡。每天靠吃安定,强迫自己睡觉。失眠、头痛、气短、发绀。
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是来叫苦的,是来援助藏族同胞的呀。类乌齐县缺医少药、发展滞后的现状,使她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分量,她坚定留下来改变落后现状。忍受身体不适,她迅速到岗,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高原反应、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对她来说都是艰难挑战。短短的几个月,她体重骤减20多斤。她说:“平时朋友们说我是铁娘子,难道现在就让这点困难把我打倒吗?”这个戴着眼镜其貌不扬的重庆妹子,眼里是坚毅、果敢。医院现有的硬件条件和未来发展目标,医院各科室团队,深入全院摸查详情。她不止听报告、查资料、了解现有医护人员梯队,还深入基层,与当地医护人员交谈,与患者交流,并做详细记录。她忍着身体的高反不适,医院的评审标准和评价细则,梳理核心条款,搭建组织管理框架……医院的洛松益西院长说:“小付啊,你这是在为我们拼命呀。你得休息,你还没有适应高原气候,不能劳累,千万别强撑。我们这儿条件差,太对不起你了。”付显芬爽朗地笑了:“放心吧院长,我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旅游作客的。医院建设好了,藏民们看病就医方便,一切就好了。”
付显芬遇到的难题,不仅是身体因高反带来的疼痛,生活习俗的差异,还有业务上的困难。医院的医护人员们互不了解,语言交流也有一定困难。纯朴的藏族同胞,热情、真诚、醇厚,他们笃信佛教。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什么肮脏、感染。学重症监护专业的付显芬,讲科学,专业素养高,初到西藏时,对藏民的卫生习惯有些不解。比如手术室有些污渍,墙角、地板积满尘垢!
于是,她亲身示范。她拿着钢丝球半跪在地,沾着清洁剂使劲擦。每一个角落都仔仔细细擦拭,再清洗、消毒。撤掉污渍的窗帘,换上素洁的布帘,擦拭地板、窗户,直到窗明几净。她累得满头大汗,气喘不止。稍事休息,按着疼痛的头,又医院库房。她边做边教护士们分类、存放,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安全管理好药品、器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枝末叶做起,从实际操作到理论讲解。付显芬亲力亲为,从没有把自己当成领导。
重症监护专业出身的付显芬,不仅有扎实的医护理论、管理理论,还有多年的护理和管理实践。医院,所需设备、管理制度、创建科室……从无到有。付显芬瘦了、黑了,医院变了,从人到物都焕然一新。藏胞善良热情豪放的秉性,她的亲和勤勉扎实精神,让他们很快消除隔膜,成为朋友。医院的所有职工,在付显芬的科学健康理念的潜移默化中,工作态度、思想意识都悄然变化。
人们都说,不到西藏,根本不知道祖国有多大。类乌齐东西宽公里,南北长公里,地域宽广,地势复杂。高山、峡谷、河川、草原,分布着百来个行政村,地广人稀。付显芬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天使的博爱情怀,让她时刻心系类乌齐县藏民的健康。
为了医院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无论行政村分散有多远,她都要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深入基层,下乡宣传健康知识、筛查、义诊。坐汽车,坐马车牛车,甚至骑马,在深沟大壑、大山草原,给藏民看病、送药。藏民们很喜欢这位来自重庆的能干妹子,对她不停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不仅是分散的行政村村民,还有寺院的僧人,付显芬都牵挂他们的健康,给僧人们看病送药。藏区传说卓玛是一个美丽的拯救苦难众生的女神,僧人、藏民们把她当做他们心中的“卓玛”。付显芬感动得热泪盈眶,感激质朴的藏民给了她这么高的荣誉。
翻山越岭,下乡协助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
二
年8月的一天,已是晚上九点过。付显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准备休息。突然接到洛松益西院长“小付,医院,囊谦那边求助,有危急病人……”
付显芬医院,准备急救品,救护车载着她与洛松益西院长、科室主任和急诊科医生,飞驰在高原夜色中。车上,洛松益西院长细说详情:“囊谦那边有个女大学生,高原反应引起肺水肿,情况危急。孩子来自中山大学,学校派到囊谦搞调研,目医院距离囊谦最近。”付显芬问囊谦有多远,洛松益西院长摇摇头,没说话。付显芬不知道从类乌齐到囊谦到底有多远,救护车在黑夜里翻山越岭飞奔,付显芬被颠簸得翻肠倒肚,头痛心慌,她觉得高反又袭击她了。凌晨2点多,抵达目的地。
她定了定神,心疼地看到孩子已奄奄一息。她立马给孩子面罩吸氧,打上点滴,紧急施救。情况不容乐观,救人要紧,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决定连夜把病人拉回类乌齐。
这一趟回程,让付显芬终身难忘。一面检查氧气面罩和输液针管,一面承受翻越高海拔地带的身体折磨。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然代拉垭口和谢尕拉垭口时,付显芬头痛欲裂,呕吐不止。又遭遇风雪暴雨,车辆轮胎套着防滑链都打滑,险象环生。她一手紧紧压着头部,一手紧紧地护住女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坚持,保护好病人,一定要守护住这个年轻的生命!”清晨7点多回到类乌齐,相关科室医生都接到通知准备会诊检查、施救。付显芬不敢合眼,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身体状况。下午3点多,孩子病情稍稍稳定。根据孩子的身体各项指标,付显芬提出“必须让孩子返回广东继续治疗”的建议。他们立即与昌都市委联系,由付显芬带一个医疗小组护送到昌都,再由昌都市里派人把孩子送回广东。付显芬看着远去的飞机,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连续十多小时的奔波、颠簸、缺氧、劳累、焦急担忧,让她瘫软在地,但她欣慰。
汉藏一家亲
三
作为援藏专家,付显芬深知责任巨大。她常常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医院自己的队伍才是长久之计。付显芬发挥“传、帮、带、教”作用,在全院范围内频繁开展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为了让大伙儿学到更多,她坚持在下班时间开展课堂授课、手把手教学,将自身所医院的同事们。一堂课听不懂,她就反复讲,直到大家都懂。经过“师带徒”的形式,付显芬培养了护理部主任、院感科科长、手术室护士长、急医院亟需的骨干人才。同时,她和自己原单位——医院联系,医院的骨干医护前来学习实践。从年至今,付显芬的援藏工作从未停止。每医院都会派医护医院学习、进修,付显芬都亲自接待,组织培训,指导实践。要输血更要造血,才能真正让藏区的医疗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付显芬说:“援藏时间宝贵而有限,比起‘输血式’的援藏,让他们自己‘造血’更加重要。我一直在为他们自身造血而努力,只有他们成长了,医疗援藏的目标才能实现。”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年8月,她的援藏时间“到点”了。在她临行前夜,类乌齐县里的领导、医院的领导和同事都特意来为她送别。他们以藏族最高的礼遇,为她敬酒唱歌、跳锅庄到半夜。为她献上洁白的哈达,一声声真的“扎西德勒”,一句句感谢与祝福,让付显芬感动得泪水纵横,几度哽咽。得到她医治过的藏民自行赶来送行,双手合十祝福他们心中的“卓玛”,赞美为他们带来健康的美丽“格桑花”。可是她说:“我只想美丽的高原永远盛开健康的格桑花!”
回顾援藏这段日子,付显芬感慨良多:“援藏的经历医院发展建设出力,与淳朴热情的藏族同胞结下的深厚情谊,是我这一生宝贵的财富。”这位年抗震救灾的勇士,年健康援藏的雄鹰,年逆行抗疫的英雄,在她29年的医护生涯中,谱写了自己的壮美诗篇。她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医院年度先进个人”“最美护士”等殊荣。年,付显芬又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在荣誉面前,付显芬说:“我不想要什么奖项,我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问她有什么遗憾,她说:“我遗憾的是错过了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年孩子中考,我在援藏;年冲刺高考,我在援鄂。”
最美的天使,你的遗憾,人们记得,你的付出,人们记得。你看,雪域高原上,藏胞唱着赞歌,类乌齐的格桑花开得正艳
离别留念
作者简介
龚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温馨提示
◆《重庆散文》所推出的文章都得到原作者的授权。部分图片可能会采用网络图片,如采用了您的图片并有异议,请您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重庆散文cqsw88,未注明文章来源者我们将视为侵权。
◆请广大作者读者长按《重庆散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jc/12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