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茶叶包派对气球hellip
6月是全民禁毒宣传月。本月伊始,全国各地相继开展各种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为6月26日的第31个世界禁毒日进行预热。
本年度的禁毒主题为“抵制毒品,参与禁毒”。随着新型合成毒品日趋增多并日趋低龄化,青少年成为易感易害的高危人群之一。
有人说“新型毒品危害小,不容易上瘾,玩玩没事”;而与此同时,因过量吸食“软毒品”致残的报道又层出不穷。新型毒品到底是什么?能碰吗?它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为了回答这些问题,Vista看天下政商智库记者与数名吸毒、禁毒者近距离接触,为我们揭开这个花花糖纸包裹着的危险世界。
“大姐,你看,下面有警车!”
酒店四楼的房间内,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的男孩嘴里叼着烟,满脸惊恐地用手指着窗外。
坐在窗户边上的孟进生看了看,楼下有辆黑色私家车,车的尾部有一根避雷线——看样子,男孩是把避雷线当成警车的顶灯了。
孟进生吸过毒,戒毒成功后,做起了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宣传禁毒戒毒。时间长了,也在圈内有了点小名气,经常有人找上门咨询。
孟进生曾单骑走全国宣传禁毒。(网络图)
这天一大早,四个戴着墨镜的年轻人,神秘兮兮地找到孟进生在成都落脚的酒店。他们的年龄不过十六七岁,其中唯一的女孩扎了个马尾,“个子很高,眼睛大大的,很好看”。
刚一见面,四个人就问孟进生,“你为什么让人戒毒?我吸毒又不犯法,自己抽自己的,再说也不上瘾。”
但很快,男孩在窗口的“发现”阻断了孟进生的回答。“大姐”把手上的烟掐了,趴到了窗户边上。看了一会儿后,女孩子转过头,对孟进生说道:“那个车跟我好几天了。看见没?就那个停那一动不动的一个车。”
四个人觉得自己被人盯上了,房间不安全,非得到三楼再开一间房。到了半夜,又换到了四楼的另一间房。
“他们的疑心特别大,一晚上给我折腾的。”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孟进生了解到女孩子叫雅丽(化名),16岁,父母很早就离婚了,跟着奶奶长大。两年前她开始在社会上乱混,再后来,接触的人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染上了毒品。
“他们几个都‘玩’冰毒,麻古也‘用’过。”孟进生发现,雅丽很难安静下来。“她一说话就停不下来,而且你跟着她的思路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又转移到另一个话题,注意力很难集中。”
和雅丽的初次见面,就在“折腾”中过去了。
作为一名上个世纪的传统毒品成瘾者,孟进生没想到吸食新型毒品的雅丽会有如此复杂的成瘾表现。但更令他没想到的是,雅丽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10年里,他将不断地和新型毒品打交道。
“多个学员,
全是玩新型毒品的”
所谓新型毒品、软性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吗啡等传统毒品而言,毒性较小、不容易成瘾,主要由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也因此更具迷惑性。最常见的是以冰毒(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苯丙胺类兴奋剂,而近年来的“头牌”则是“笑气”(N2O,一氧化二氮)。
近日,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两例特殊的大学生脊髓病患者——如若任该病发展,可能面临瘫痪或截肢。
远看这两位病人的走路姿势,颇为奇怪,似乎对自己的四肢失去了控制力。在医院幽暗的走廊里,他们步履蹒跚,明明年纪轻轻,却像是腿脚不便的老人。
一位年轻患者因过度吸食毒品,四肢失去控制力。(网络图)
而经诊断发现,他们患病的罪魁祸首正是笑气——近一年时间里,两人曾多次到酒吧购买吸食笑气。
去年7月,留学生林娜(化名)的《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刷屏网络,“普及”了一次这种软毒品的杀伤力。
年7月,一篇题为《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phie.com/jbby/14831.html